您的位置:综合分类 -> 朗朗书声 本版斑竹: 北流泉 
本版精华:
莫泊桑、雨果
本版新贴:
[转贴]外国文学(十八).
作者:北流泉[发贴:96][网站积分:1743] 发表于:2008-03-16 22:15 [回复]
外国文学(十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第一讲  俄罗斯(苏联)文学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二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永远闪耀的红星—俄罗斯苏维埃文学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九
   1961年苏共22大以后,索尔仁尼琴(1918~ )发表了小说《伊凡·杰尼索维奇的一天》(1962),在一段时间内引出了一大批所谓 “集中营文学”作品,在这期间,还出现了一些丑化斯大林及其领导下的苏联社会的作品, 如特瓦尔多夫斯基的长诗 《焦尔金游地府》(1962)。
 1964年10月,苏共中央举行全会,批判了赫鲁晓夫的“主观主义和唯意志论”,改由勃列日涅夫担任第一书记。全会决定继续贯彻苏共20大、22大的路线;在文艺政策上,则力求平息不同的意见,加强控制。1965年,《真理报》就向文学界提出“既反对抹黑,也反对粉饰”的要求;1967年初,又发表编辑部文章,既严厉批评了主张揭露生活“阴暗面”和描写“小人物”、宣扬“非英雄化”的观点,也批评了在评论文艺现象时的“简单化态度”和“缺乏艺术要求”。1971年,勃列日涅夫在
苏共24大上更明确地提出了文艺上要“反对两个极端”:既不许对现实抹黑,也不许粉饰过去。次年,苏共中央又专门作出《关于文艺批评》的决议,强调必须注意提高“贯彻党的艺术创作的路线的积极性和原则性”。1976年,勃列日涅夫在苏共25大上重申了24大对文艺问题的方针,在1981年的26大上也强调对有问题的作品要“作出积极的原则性的表态”,要过问“艺术的思想方向”。
  这个阶段,文艺理论界的讨论比较活跃。总的倾向是:强调写正面人物,写“时代的真实”和“生活中的美”,提倡“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”,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理解,则主张它是一种“真实地描写生活的历史地开放的体系”。
  这个阶段,文学作品的一个特点是非常广泛地反映生活,在苏联评论界称为“范围广、线索多、具有立体镜那样深度的全景图长篇小说”方面取得了进展。这类小说有西蒙诺夫的三部曲《生者与死者》、《军人不是天生的》和《最后的夏天》(1970~1971),恰科夫斯基(1913~ )的《围困》(1968~1975),普罗斯库林(1928~ )的两部曲《命运》(1972)和《你的名字》(1977),阿·伊凡诺夫(1928~ )的《永恒的召唤》(1970~1978)等。
  受到评论界重视的战争题材小说有:肖洛霍夫的未完成的《他们为祖国而战》(1943~1969)、邦达列夫的《热的雪》(1969)、瓦西里耶夫(1924~ )的《这里黎明静悄悄……》(1969)、格拉宁的《克拉芙季娅·维洛尔》(1976)等。同时,一些反映苏军现代生活、炫耀武力的军事题材作品也受到了表扬。
  这一阶段,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仍然不少,既写农村,也写工厂,以小说最为突出,如扎雷金(1913~ )的《盐谷》(1967~1968)、柯热夫尼科夫(1909~ )的《特别分队》(1969)、马尔科夫(1911~ )的《西伯利亚》(1969~1973)、阿列克谢耶夫(1918~ )的《不屈的小柳树》(1971~1975)、阿勃拉莫夫 (1920~ )的三部曲 《普里亚斯林一家》(1974)。随着苏联推行“新经济体制”,文学中涌现出一批反映“企业科学管理”、“科技革命”的作品,小说有格拉宁的《奇特的一生》(1974)、柯列斯尼科夫(1918~ )的阿尔图宁三部曲(1974~1978),剧本有德沃列茨基(1919~ )的《外来人》(1972)、鲍卡廖夫 (1934~ ) 的《炼钢工人》(1973)、盖利曼(1933~ )的《奖金》(1975)等。
  道德问题在这一阶段的文学作品中也占有重要地位。这在各种题材的作品中都有所反映,但有一些作品更突出地表现了这个主题。苏共领导提倡这种题材,要求作家“努力去反映人的优秀品质──人的原则性、诚实和深厚的感情”。但大多数这类题材的作品都带有揭露的性质,反映出苏联近20多年来社会风气的衰微和道德的沦丧,如万比洛夫(1937~1972)的剧本《外省轶事》
(1970)、米哈尔科夫(1913~ )的剧本《泡沫》(1975)等。有一些作品,由于揭露阴暗面过多而引起争论或批评,如特里丰诺夫(1925~1981)的小说《滨河街公寓》(1976)、李帕托夫(1927~)的小说《伊戈尔·萨沃维奇》(1977)等。另一些借助童话、传说或动物的拟人化来描写善与恶的小说,则受到一致的表扬,如特罗耶波利斯基的《白比姆黑耳朵》(1973)、阿斯塔菲耶夫 (1924~ )的《鱼王》(1976)。 阿纳尼耶夫(1925~ )的长篇《爱情的历程》(1971)和拉斯普京(1937~ ) 的中篇小说《活着,可要记住》(1974)因尖锐地提出了道德标准问题而受到重视。
    这一阶段出现了不少国际题材的作品。受到重视的有吉洪诺夫的小说集《六根圆柱》(1969)、丹古洛夫(1912~ )的长篇《库兹涅茨桥》(1970~1973)、邦达列夫的长篇《岸》(1975)等。但这类作品中,有的也宣传苏联是第三世界的“天然盟友”,宣传“缓和”,宣扬大俄罗斯主义或小国必须依附大国的思想,有的甚至为霸权主义张目。在国际题材的作品中还有一些具有反华的内容,如杰米坚科的小说《在长城后面》(1968)、叶夫图申科的诗《在乌苏里江鲜红的雪地上》(1969)等。法捷耶夫的作品《毁灭》插图等。
  
发表回复:
标  题:  

登录名: 密码: 我要注册


分类精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