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综合分类 -> 朗朗书声 本版斑竹: 北流泉 
本版精华:
莫泊桑、雨果
本版新贴:
[转贴]中国古代文学(十六).
作者:北流泉[发贴:96][网站积分:1743] 发表于:2008-02-20 16:58 [回复]
中国古代文学(十六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第一章 先秦文学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第四节 史家之文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三、《国 语》
    
《国语》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,也是《春秋》之后的一部重要历史著作。此书相传为春秋时左丘明所著,实际上是由各国史料汇编而成,并非出于一人、一时、一地。它主要来源于春秋时期各国史官的记述,后来经过熟悉历史掌故的人排比润色,大约在战国初年或稍后编纂成书。
    《国语》分别记载周王朝及诸侯各国的史事,而以记言为主,故名为《国语》。它始创国别史之体。全书共21卷,分国记载周、鲁、齐、晋、郑、楚、吴、越八国的史事;上起周穆王,下迄鲁悼公,包括的时代大体为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(约前967—前453)。
    《尚书》多载训诫之文,《春秋》多寓褒贬之言,《国语》则多记教诲之语。其目的虽然都在善善恶恶,但《国语》显然按照某种明确的说教意图,对史实作过一番选择。其所记者,大都是从中能够引出某种教训的言和事。较之《尚书》和《春秋》,《国语》在记言记事方面显然有了新的发展。在思想内容方面也有了一些新的特点。“重民”、“尚礼”、“崇德”,是其主要表现。
    《国语》论及民、神关系,基本上是民神并重而先民后神。如《周语上》记内史过论神:“神飨而民听,民神无怨。”《周语中》还借《太誓》之言道:“民之所欲,天必从之。”《鲁语上》记曹刿问战,提出“惠本而后民归之志,民和而后神降之福”的见解,都反映了《国语》在讲民神关系时,虽然往往二者并重,但显然已是以民为先。
    《国语》论及君民关系,也是以民为主,充分显示了“重民”的思想倾向。《周语中》记单襄公论郤至,明确指出:“王天下者必先诸民,然后庇焉,则能长利。”《周语上》记邵公谏厉王弭谤,提出了“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”的名言。《楚语上》记伍举提出“安民以为乐”的观点,并指出:“民实瘠矣,君安得肥?”这些言论,反映了“重民”的思想特点,较之商、周时代的神权政治观念,无疑是一个大的进步。
    “尚礼”也是《国语》思想特点的一个突出表现。所谓“礼”,即规定社会行为的法则,包括等级制度、道德规范和与此相关的礼节仪式等。《晋语四》载甯庄子之言曰:“夫礼,国之纪也。”又载负羁之言曰:“礼宾矜穷,礼之宗也。礼以纪政,国之常也。”《鲁语上》记曹刿谏庄公如齐观所说:“夫礼,所以正民也。”此外,《国语》中关于所谓“知礼”、“有礼”、“忘礼”、“无礼”之类的言和事所在多有,其用意都在说明“礼”的重要性。
    《国语》还有引人注目的“崇德”倾向。所谓“崇德”,即推崇高尚的伦理道德,重视道德品质的修养。而“德”的规范和核心,则如《周语上》所记内史兴之说:“成礼义,德之则也。”《楚语上》记申叔时论教导太子之道,强调道:“教之《语》,使明其德,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。”《晋语六》记范文子之言,明确提出“天道无亲,唯德是授”,认为国君能否“树德于民”,乃是决定国家兴衰、事业成败的一大关键,必须予以高度重视。此外,《国语》中还有不少关于忠、信、仁、义、智、勇、孝、惠之类较为系统的道德观念的论述。这不仅显示在道德伦理观念上已较商、周时代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变化,而且折射出春秋至战国时期已然“礼崩乐坏”、“君德浅薄”的鲜明时代特征。
    《国语》重在教诲,故其所记,多与国之兴衰或事之成败密切相关,富于政治色彩。这意味着自春秋以来,史家已能比较自觉地借鉴历史的经验,通过有选择的史事的记述,借以表达或寄托某种思想观点了。
    应该指出,《国语》中也杂有不少关于天命神鬼的记述。作者对此津津乐道,反映了迷信、落后的思想观念。
发表回复:
标  题:  

登录名: 密码: 我要注册


分类精华